资讯+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15858625778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资讯+

山区何以村强业兴 看浙江浦江县的“三分六统”法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08 12:45点击:

  原标题:这里的山区何以村强业兴?——看浙江浦江县的“三分六统”法

  熟悉山区农业的都明白,山地刨食何其难。大量劳动力外出,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孤寡老少,一问谁来种地?土地巴掌大,又高度碎片化,二问如何种地?规模小、技术粗放,机械难有用武之地,三问效益何在?

  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尽管土地资源紧张,却以高效生态农业见长。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区的浦江县,就是个典型的山区丘陵县。记者发现,近年来,该县山区地块成了“香饽饽”,尤其是锚定高附加值的蔬菜瓜果后,不少基地亩产达到两三万元,效益颇为可观。

  高山种蔬菜,消费者一听多有兴趣,愿为生态尝鲜买单。可关键是,蔬菜种植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具一定技术门槛,还有种出来后“怎么卖”的问题。对此,浦江县有个“三分六统”法,施行已有六年之久,成了破解问题的“金钥匙”。

  为何要提“三分六统”?

  “好不容易招来的几个主体,投入也不低,可两三年光景,就打退堂鼓。扶持一家,倒闭一家,真是痛心!”说起十年前的场景,浦江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安忠至今仍惋惜不已。作为蔬菜站的老站长,他明白,并非蔬菜不挣钱,而是模式有问题。

  跟很多山区县一样,浦江县耕地捉襟见肘,人均才0.34亩。地理条件差,种粮难挣钱,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却十分适合种高山蔬菜。许多工商资本,尤其是青年乡贤,也是看到了市场前景,在政府引导下,纷纷回来种菜。规模大的采取雇佣制,规模小的自产自销。

  王东升回到浦江。他过去在外从事废品回收业,心里却装着农业梦,一股脑将所攒300多万元,尽数投在了浦南街道朱云村。几十个大棚拔地而起,萝卜青菜啥都种。因为自己不懂技术,只能请人干,每年劳务支出就不少。

  头三年,连年亏,满腔热情被挫去大半。王东升发现,固然有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逐年抬升的原因,但症结还在效率低下。不同于工厂的八小时工作制,地头生产看天吃饭,用不用心、专不专业,对后续的产量、品质有着直接关系。雇工制的弊病就在于此: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个样。就拿磨洋工举例,老板哪管得过来。

  老板们满脸愁容,小农自产自销也不明朗。小打小闹,自然难成气候,什么价高,就跟风种什么,尤其是产品优质率不高、市场对接能力差,收入忽高忽低,很难有保障。

  在高安忠看来,产业化经营一定要有现代农企。这支队伍起点高、善经营,能够形成相对集聚效应,对市场更敏感、对品牌更执着,但并不意味着大包大揽,关键还在于组织化带动,与小农散农形成合作关系,并通过利益联结“一荣俱荣”,方为现代农业出路。

  “实际上,中央提出的‘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山区而言尤为如此。山区共富,产业兴旺是基础。对于小农,无法消灭,也不能取代,得通过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与再优化,既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又使其更好接入现代农业轨道。”面对记者,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军峰进一步阐述。

  2017年,“三分六统”在浦江县应运而生。“三分”即分户管理、分户采收、分户结算;“六统”则为品种、育苗、移栽、肥药、品牌和销售的“六统一”。“目的很明确,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着不合算的事统起来,把统起来干不好、干着不经济的事分下去,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利益共享。”徐军峰说。

  统分如何结合?

  光看名字,“三分六统”抓人眼球,细看内容并不新颖,有点类似于过去的订单农业。但记者发现,浦江县的探索不止于此。这其中,政府的系统化集成赋能,以及村集体的加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塘村是杭坪镇地势最高的一个村,种的番茄口感出众,在方圆百里颇具名气。2017年,当时还是村委会主任的陈霞坚成立了怡康家庭农场,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番茄

  “三分六统”让陈霞坚少走了很多弯路。最初,其模式就设定为:农场负责基础设施、肥药管理、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农户只需按标种植。根据县里政策,立项获批成为“三分六统”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示范基地后,陈霞坚除了收到一笔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后,基地建设、大棚搭建、统一育苗等均有相应奖补。

  都是种番茄,陈霞坚很快发现了规模连片带来的好处。山区土地散,过去两三亩,谁都不会想着去买机械。现在面积大了,光靠一把铁锄肯定不行,小型拖拉机、锄草机、番茄分级筛选机都纷纷添置起来,签约农户可免费使用。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