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15858625778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浦坝港:提了“颜值” 变了“气质”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午后,阳光正好,三门县浦坝港镇赤坎村村民方女士抱着一床被子走出家门,她用力一甩,将被子挂在支起的竹衣架上,“以前这到处都是垃圾,我可不敢把衣服被子拿出来晒。”方女士指着家门口的空地说道,这几天,村里大清扫,拖车来回十几趟终于把垃圾都清空了。
作为台州市面积最大的乡镇,浦坝港镇下辖6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近11万,约占三门全县人口的1/4。地域广、人口多、环境基础差,浦坝港镇推进环境整治的难度不小。
为提升乡村“颜值”,,改善百姓生活条件,今年以来,浦坝港镇持续细化工作方式,加大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乡村变美、生活更好”成为人们共同的感受。
7天拆除130间危房
“轰隆隆……”去年12月13日,浦坝港镇赤坎村传来阵阵拆迁施工声,几台挖掘机瞬间将老旧房屋夷为平地。
赤坎村有900多户人家,因历史遗留问题,村里各类残存危旧房多达330余间。
“要加快人居环境治理,就得先从拆除这些危房入手!”此前的浦坝港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上,赤坎村危房拆除被提上日程。
参加完会议,赤坎村党总支书记方道苗立马回村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讨拆迁事宜。大家深知,村民们大多是不愿主动的。
怎么办?强行推倒房屋肯定不能解决问题。“要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危房拆除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多劝几次总会成功的。”于是,方道苗和村两委带头先拆除了自家危房,并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等每天分头入户劝导。
“我们告知大家危房拆除后的土地和房屋规划,并根据他们各自情况,安排入住村里的安置房,或让其搬往亲属家中暂住。”方道苗告诉记者,为加快进度,只要村民一点头,“待机”的挖掘机便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开至指定地点推倒危房,并同步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劝导与拆除工作齐头并进,短短一星期,赤坎村就拆除130多间危房。据悉,剩余200多间危房预计在年底前拆除完毕。
齐上阵整治“脏乱差”
道路宽敞、空间明亮,摊位上整齐摆放着蔬菜瓜果……这是浬浦农贸市场的现状。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这里还是个人车混杂、卫生堪忧,到处私搭天幕“遮天蔽日”的马路市场。
“这是前后对比图,这个是我同事……”在浦坝港镇工作人员的手机里,我们浏览了农贸市场整治前后的照片,也知道了这些天镇村干部都在忙活些啥:有人在监督指挥挖机拆除铁皮棚等违章建筑“钉子户”,有人亲自上手解开私拉的铁丝电线等“蜘蛛网”,更多的则是带着扫帚、畚箕和铲子加入清扫队伍,不遗漏一张“牛皮癣”小广告,不放过一处卫生死角。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基础的要求。连日来,镇村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走村串户,巡查环境卫生整治点,想方设法实施美化整改方案。干部对环境整治干劲十足,村民们也被带动起来,从一条路到一堵墙,从一个菜场到一片民居,一项项整治,依山就势、随形就貌,村容村貌在点滴间改善。
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终于回来了,村里完全变了一番模样。”近日,三角塘村村民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感叹”,配图是翠竹掩映的平房小院和干净整洁、纵横延伸的村道。
受疫情影响,在外工作的李先生已近一年没回过家。回家当天,他拖着行李箱刚进村,就被眼前焕然一新的面貌吸引,随手拍下几张照片分享。
三角塘村的美丽乡村画卷,同样得益于浦坝港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开展。
“要治乱,更要美化”,为了加快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浦坝港镇开展“十佳五差”评比、庭院美化等行动,推动村容村貌由“治乱”向美化转变、由村庄向庭院延伸、由统一向特色演进。
比如,从“门面担当”——村主干道周围房屋入手,打造一步一景、各有特色的景观小院;在一些长期遮荫、苔藓丛生的卫生死角摆放盆栽,让其成为绿化点;将村民舍不得扔、随意堆在庭院的砖头和瓶瓶罐罐涂上颜料,细心陈列,把闲置品变成了装饰品……
“庭院翻新,绘画上墙,村庄面貌变了,但记忆中的乡村韵味还在。”李先生说,环境整治提升让村貌得以改善,居住在这里,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 上一篇: 路桥政协:心贴心助青年企业发展
- 下一篇: 搭建高校服务城市发展立交桥
-
2023-04-07温岭医保开启“跨市通办”
-
2023-04-07新区:企业向“技术”和“创新”要动力
-
2023-04-07“台州制造”亮相“中国最高书店”
-
2023-04-07一个基层法庭缘何能让省高院最高院点赞
-
2023-04-07南城:抓好民生工程 增进群众福祉
-
2023-04-07洪家:“市场群”党建联建助力实现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