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15858625778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我与台报七十年丨徐三见:与台报的三次合作
文史学者徐三见与《台州日报》有过三次合作。
第一次合作,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临海市博物馆的副馆长(1989年起任馆长),他常写与地方史相关的论文,在台州颇有知名度。时任《台州日报》编辑的周琦在编文史专栏“台州通”时向他约稿,写一些地方文史普及类文章。
与专业论文不同,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属于公共写作,讲究通俗易懂。徐三见特地选老百姓爱看的题材来写,如《台州有哪些别称》《熬波图——煮盐史上的杰作》等。他的文字简洁、质朴而生动,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
有时,他也发表几篇与老本行相关的文章,如《临海出土西班牙银元》《临海巾山西塔发现宋明清文物》,把文物出土的时间、地点及其研究价值介绍一番,有文化新闻的味道。
第二次合作,是上世纪90年代。时任台州日报编辑的李建海与徐三见碰到时说:“徐老师,给我们写一些读书类的随笔吧。”他又答应了。
读书类随笔,除了普及知识外,更注重作者的哲思与感悟,徐三见总能写出自己的味道。例如,《只求诗对好 不怕两重丧》一文中,他讽刺了为求写诗对仗,而罔顾事实的蹩脚诗人;《赵构题诗金鳌山》一文,叹息了赵构在台州所做的荒唐事,并对身世飘零的李清照予以同情。
以上这组读书随笔,一共15篇,大多千字不到,收录在他的著作《默墨斋集》里。而《台州通》专栏的文章,则收录在《默墨斋集续》中。
第三次合作,从2015年开始至今。2015年,《台州日报》推出“家园”大型系列报道,持续2个月,共16期、32个版,挖掘整合台州本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文。为了给稿件把关,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原副总编辑赵宗彪请徐三见来做学术顾问。来自老朋友的邀请,徐三见欣然接受。
每一篇报道,徐三见都仔细校对、勘误;每一期,他还撰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短评——在减少稿件的史实差错的同时,也为整组报道提高了质量。“徐馆长的认真、谦逊和博学,赢得了我们所有人的尊敬。”赵宗彪说。
往后,2017年的“百姓台州”、2022年的“探寻宋韵文化台州版图”系列报道,徐三见都不辞辛劳,一如既往地担当起学术顾问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台州日报文化新闻部的记者、编辑们,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啥地方史上的疑问,找徐老师准没错”。
“党报,是党的喉舌,要把党的声音传递给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报纸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通过报纸,当地璀璨的历史文化能被更多人读到。”徐三见说,“一份好的报纸,,是开放包容的,与专家学者合作,能使它的内容更加优质”。
采访结束,临走前,我说:“徐老师,《台州日报》即将创刊七十周年,请您给我们写一幅字吧。”徐三见摊平宣纸,略一思索,挥毫写下:华年七十,砥砺春秋。
- 上一篇: 跨境电商迎爆发风口 台州企业如何“御风而行”?
- 下一篇: 台州最美乡贤丨沈中明:让和合文化走入生活中
-
2023-04-07温岭医保开启“跨市通办”
-
2023-04-07新区:企业向“技术”和“创新”要动力
-
2023-04-07“台州制造”亮相“中国最高书店”
-
2023-04-07一个基层法庭缘何能让省高院最高院点赞
-
2023-04-07南城:抓好民生工程 增进群众福祉
-
2023-04-07洪家:“市场群”党建联建助力实现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