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湾区型现代都市区,如何构建?
来听听参会代表委员的建议
台州湾新区成为省级新区,大麦屿港区开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直航航线,义新欧班列“台州号”组货首发……近年来,台州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市域统筹,奋力构建湾区型现代都市区。坚持向海图强,推进全域开发开放,以更大力度统筹好港口岸线、陆域、岛屿和腹地,实现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如何向海图强,为台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听听参会代表委员的建议。
强化资源整合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王侃 市政协委员 市国资委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台州,海岸线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600多公里,占全省的28%。目前台州有头门、大麦屿、海门、龙门、健跳、黄岩6个港区,,近年来港口吞吐量稳步提高。
不过,万吨以上深水岸线34.5公里仅开发了3.36公里,开发程度在沿海城市处于较低水平;港口吞吐量和省内其他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反过来说,我市港口还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开发潜力比较大。
如何将港口资源变成发展优势?为抢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三高三新”现代化建设目标。王侃认为,我市亟需加快台州港口开发利用,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平台作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他建议,加强科学规划。加强港口、岸线、临港产业和集疏运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打通到港最后一公里,降低物流成本,打造以港口为驱动、临港产业为主体、物流运输为支撑的沿海经济产业带,为台州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强化资产资源整合。构建市级统筹大平台,整合市县港务资源,加强港口码头管理。成立台州市海洋投资发展集团,作为台州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和港口开发建设的主平台,与省海港集团形成错位发展。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加快岸线资源开发,布局发展海上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近海区域。利用好高能级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重化工、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带动性强的临港产业;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依托日益完善的“公铁水港”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物流园区为节点的物流网络平台,打造覆盖台州、辐射浙西的浙江区域物流中心。(施亚萍)
依托天然口岸优势 大力发展港航物流
胡坚 市人大代表 浙江苏泊尔玉环基地总经理
玉环大麦屿港位于玉环本岛的西海岸,是台州港的南大门。苏泊尔作为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的本土企业,目前有70%的海外订单从大麦屿港装运出海。
“我们的海外订单以前要从宁波港装货出口,现在大部分可以从大麦屿港装船了,方便了很多。”运输的便捷,胡坚感触颇深。
“大麦屿港依托天然的深水良港和广阔腹地优势,未来将逐步发展建设成为浙东南区域的物流中心。”胡坚说,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比如陆路集疏运交通资源不足,港口陆域规划及设备设施缺乏竞争优势,外贸企业出口货运支撑优势不足。
“作业设备、码头泊位和配套交通设施等,都是影响港口作业能力的要素。目前,本地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大多经大麦屿港运至宁波、舟山等大港后再集中发往海外,既拉低了物流运输效率,也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胡坚说,伴随着大麦屿港区的发展,港口吞吐量、物流运输能力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
如何持续推动大麦屿港建设发展?
胡坚建议,一要加强资金政策扶持,通过加大港口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大麦屿港作业能力,如升级码头泊位建设调整为15万吨级以上,支撑港口实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的目标;二要加快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予以政策扶持大麦屿港进行用地规划,如将北面连屿片区纳入港区规划用地,同时加快推进大麦屿港铁路支线建设,强化港区周边区域交通辐射,发挥陆路集疏运的物流优势;三要推进外贸直航开通,辐射台州当地以及温州等周边区域外贸企业,实现企业货物从台州直航海外,更好地带动地方及浙东南区域外贸业发展。(徐颖骅/文 潘侃俊/图)
- 上一篇: 代表委员履职说丨优化医疗费用结构 推进医疗事业均衡发展
- 下一篇: 提议案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