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本地菱角迎丰收,尝鲜正当时
立秋过后,本地菱角新鲜上市,菱农正在采摘。 记者 聂杨波 摄
“六月七月荷花香,八月九月菱角硬。”眼下,正是菱角成熟的季节,大片的菱塘里,菱农们忙着采摘。同时,不少市民也趁着菱角飘香,或跟随菱农体验一把采菱的野趣,或大量采购尝鲜。
本地菱角香了,菱农采摘忙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每年立秋过后,三门县浦坝港镇的菱塘就热闹了起来,采菱、卖菱,菱农们哼着小曲、扬着笑容感受丰收的喜悦。
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浦坝港镇小雄村,刚到村口,便看到了大片菱塘。走近些,低头看向水面,只见绿油油的菱叶一圈又一圈排列成盘状,挨挨挤挤,漂浮着。再定睛一看,菱叶间隙,能看到几颗菱角“冒出头”。
沿着田间小路,走向菱塘深处,头戴草编帽、身着连体雨衣的采菱人,边推着塑料盆边摘菱角,动作娴熟又准确。
该村“菱角大户”方学先也正忙碌着。“我在村里承包了16.3亩水塘,专门种小白菱。菱角这东西,是逢水就能开花生长,只要水好,种出的菱角就不会差。”说话间,方学先从塘里拎起一大株菱盘,六七个牛角状的菱角就藏在菱叶下面。
他身手十分敏捷,半小时后,眼前的大号塑料盆里就堆满了菱角。上岸后,方学先将这盆菱角抱至一处清水塘,翻洗后,凭经验挑出太嫩的菱角,扔掉,留下较成熟的。
“成熟的,也就是老一些的菱角比较好吃,用高压锅煮10分钟,香香甜甜。嫩的,一烧就糊了,我一般扔掉或留着自己吃。”说罢,方学先转身又下到菱塘。下午,他得交付两个大订单,一单180斤,另一单则订了400多斤。
当天拂晓4时30分,天微微亮,他和妻子就出门了。按每小时约采摘100斤的速度,他们能如期交货。
小小菱角,大大学问
据介绍,菱角分为“红菱”和“白菱”两大品种。三门县多数菱农种植红菱,菱身两头尖尖、中间鼓鼓,像个饱满的元宝。
方学先却与众不同,种起了小白菱。
15年前,在外闯荡了一圈的方学先回到家乡,接了父亲的班。“怎么才能提高竞争优势,多赚些?”刚开始,他和周边人一样,也种红菱。过了段时间,头脑一向灵活的他,开始琢磨起了“新出路”。
听闻江苏的小白菱“蛮赞”,方学先立即赶去了解,并花了数千元采购菱种。回来后,他又下了一番功夫,悉心培育。
经努力,“独具一格”的菱角面世。“我这菱角口感香甜,方便蒸煮。而且形状特别,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只有一个角,立马和市面上在售的区分开来了。”方学先笑着介绍,脸上扬着几分自豪。
相比红菱,方学先的小白菱上市更早,生长周期较短,两次采摘间隔时间也短。“这些年,就靠‘打时间差’赚钱。”
“梦里水乡菱角香,纵情荡桨采菱忙。”菱塘深处,一阵欢声笑语。其他几名采菱人正荡着圆形大木盆,在水中前低后高,缓缓穿行。她们左手捞起一株水淋淋的菱盘,右手轻轻一掐,,小小的菱角以抛物线的姿势落进盆里,既快又准。之后,再把菱盘重新放回水中。
“菱角摘下来以后,我们会把菱盘放回水里,让它继续生长,过几天又会长出新的菱角。”方学先介绍,采菱角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其实也是个技术活,需要把全株菱盘拿起来,倒翻后才能看得见菱角。他们把这样的采菱方式称作“翻菱”,经验丰富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嫩的,哪些是老的。
方学先传授了采菱经验后,记者也跃跃欲试,拉了一只大号塑料盆,就加入到了采菱行列。
刚下水时,记者全身摇摇晃晃,既担心自己会一头栽进水里,又担心打翻盆。反观身旁的方学先等人却是稳稳当当,神色如常。适应了几分钟后,记者也尝试弯腰捞起菱盘,接着一手轻轻拨开菱叶,一手将附在菱盘根部的菱角摘下来。
没禁住诱惑,随后,记者剥了一只刚摘的菱角,丢进嘴里。咀嚼几口,脆生生、甜丝丝的味道在口腔蔓延开来……
菱农们正在采摘菱角
菜场及线上生鲜店都已有售
每年秋风起,懂吃、好吃的台州人就意识到,吃菱角的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