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中国医师节丨医者仁心 医路有你
8月18日上午,椒江区前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台州市中医院、前所红十字培训基地,在椒江村文化礼堂开展义诊活动。 记者李昌正 通讯员程心怡摄
有这么一群人,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担当作为,彰显了时代医者的精神使命;他们心怀大爱,为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灯。
8月19日是第5个中国医师节。本报推出优秀医师报道,致敬生命守护者,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
公共卫生医师柴文杰的“责任”
“我8月15日刚从嘉兴工作回来,目前在居家健康监测中……”8月18日,记者拨通市疾控中心慢病科柴文杰的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疲惫。
柴文杰参与台州驻嘉兴转运隔离人员专班工作,主要负责点对点转运境外返台人员。去年至今,他已参与了4轮,每轮半个月。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师,参与疫情处置工作,是柴文杰工作的一部分。
今年4月2日,嘉兴海宁市发生了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台州要派10名流调人员支援海宁。当天上午,柴文杰正在隔离点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接到电话通知“派你作为领队支援海宁”后,简单整理了随身行李,便带队火速赶往海宁支援。4月28日天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他又作为应急机动队一员,第一时间赶往天台。
“处置一次疫情,意味着要打一场硬仗,我们发挥疾控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累了就趴会儿,醒了继续干。刚开始时,病例多,任务重,大家通宵达旦地进行流调工作,为的是尽早排查出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以便早日控制疫情。”柴文杰说。
2017年,柴文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市疾控中心工作。他主要负责慢性病监测工作。慢性病监测工作是慢性病防控的基础,想要获得完整、准确的监测数据,要从慢性病报卡的报告、审核、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全市每年收集4种慢性病监测报卡约9万多张,每一张报卡都有柴文杰等慢性病监测人员的汗水。
“7天居家监测结束后,我要马上投入到慢性病监测工作中,把之前在嘉兴期间落下的工作赶回来……”柴文杰开始安排4天后的工作了。
专家吴小脉的“担当”
出生于1977年的吴小脉,是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路桥医院常务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作为干部和专家,他铁肩担当,冲锋在前。
2012年,台州医院呼吸内科危重症病人日益增多,需要筹建RICU(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科主任找到科室骨干医生吴小脉,没有二话,吴小脉收拾行装,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ICU进修学习。3个月后,他学成归来,拥有8张床位的RICU开始试运行,台州医院也成为浙江省第三家设立RICU的医院。RICU刚运行那会,吴小脉是随叫随到的“大管家”。在他的带领下,一支能独当一面的呼吸重症治疗团队慢慢形成。
吴小脉说,能减轻病人痛苦,这是作为医生最大的成就感。
在同心抗疫的这几年,吴小脉扛起重担,勇往直前。
2020年疫情初期,恩泽医院所在的台州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集中收治全台州新冠肺炎确诊病患。时任医务部主任的吴小脉迅速行动,4天内协调好公卫中心全面启用工作,并制定分级救治应急预案,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队,根据志愿者的专业技能、职称、岗位等组队,以备及时支援前线,同时制定了各项流程规范。在这些行政工作之余,作为台州市防控专家组成员,他每天还要参与全市病人的会诊、MDT讨论工作。2020年2月25日,他主动请缨担任公卫中心第三批次医疗队队长,带领医护团队“作战”公卫中心隔离病房。2022年4月,上海抗疫之战牵动人心,台州市连夜组队,4月3日,吴小脉担任台州市第二批、第三批援沪医疗总队队长,带领142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上海方舱医院。
基层医生陈伟萍的“敬业”
“今天大规模核酸检测,我还在点上采样……今天是我这周第三次在外面采样……”今年42岁的陈伟萍是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玉城分院东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全科医生。医院门诊,上门慢性病随访,外出核酸采样,都是工作常态。
2005年,老家在临海的陈伟萍来到玉环工作。自2018年以来,陈伟萍与她的团队负责3个社区、2个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玉城街道玉潭社区和三水村,提起陈伟萍的名字,许多老人都亲切地叫她“临海囡”。为了配合老人的作息,陈伟萍经常天还没亮就起床,挨家挨户去给他们测空腹血糖、测血压。由于上班时间居民大多不在家,她便放弃午休,在午饭时间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
- 上一篇: 筑牢海上疫情防线
- 下一篇: 黄岩:“一网通办”打造5分钟“办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