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周继服:小村里的义务“补路人”
周继服修补乡村小路。
一位弓着背的老人手拿铁锹,将从别处“淘”来的渣土、砂石“变废为宝”,填进坑洼不平的地面,头发被汗水浸湿、衣服裤子沾满尘土,他手中的铁锹却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每当雨后天晴,在三门县北岸大道中段通往海润街道滨海村的一条岔路上,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
这位老人名叫周继服,是滨海村人,今年76岁,有着46年党龄。周继服义务修补十余年的乡村小道,是一条长300多米、宽6米左右的砂石路,早前,是养殖户前往周边养殖塘的必经之路。今年1月北岸大道中段通车后,这条小路便成了滨海村村民前往三门老城区和滨海科技城的捷径。
“我去养殖塘每天都要经过这条小路。”曾经窄小到只能步行或骑行通过的道路,因拓宽“吸引”了大量轿车、货车通行后,周继服十分担忧,“果然,没几年,路面就开始凹凸不平了,还有不少村民因为雨水冲刷后出现的坑洞摔倒过。”
于是,2012年开始,周继服和这条小路较上了劲。雨天过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一旦看到路况不佳,便转身回家拿上装备:路面上有凸起的“小包”,用铁锤敲平;有坑洞的地方,用渣土和砂石填充,再用铁锹平实。
“现在工作量小啦,三四个小时就能收工,刚开始的时候,这么短的路一下雨就有几十个坑洞,要补上好几天。”
平日里,不管走到哪,周继服都会格外留意废弃的渣土和砂石,记住位置后再搬运回家中。“这叫物资储备,哪天下雨路又不好了,就能及时拿出来用。”
虽然用来补路的都是废弃砂石,但这么多年下来,补路工具更换了好几批,用来运输装备和物资的交通工具也从手推车“进化”到电动三轮车,这些都是周继服自掏的腰包。
问起这些年修了多少次路,运过多少砂石,古稀之年的周继服已记不清了,只知道脚下的路没有坑洼,人走得才踏实。如今,这条乡村小道上虽有着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补丁”,但却十分平整,再也没有人因路面不平发生意外。当地村民的生活也经由这条通往新老城区的捷径,迈入“幸福快车道”。
周继服不计得失的付出也影响着身边人。
“20多年前,老周在我们许家塘村当党支部书记,带着我们义务劳动,把全村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村里的路灯亮化和32间楼房的建设,也是在他努力下完工的。”在原许家塘村(2018年与葫芦岙村合并为滨海村)长大的许常益,如今是滨海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提起周继服,他满口夸赞,“老周是最实在的农村干部,耳濡目染下,,我也暗暗做了个决定:要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农村干部!”
- 上一篇: 去年台州“小升规”企业数增幅全省第二
- 下一篇: 台科院6案例入选全省学徒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