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978899468@qq.com
手机:-
电话:
地址: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王东路
防疫卫士 | 杨华:以心为灯写担当
杨华有点忙,即便是周末。
作为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的院感科负责人,到院内各处转转,看哪里还存在疫情防控短板,是她的主要职责之一。
以心为灯,尽责担当。从医15年,杨华从ICU到呼吸科,再到院感科,岗位在变,初心却从未更改。
“不放弃”
杨华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品学兼优,在温州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专业时就入了党。
2007年毕业后,杨华进入仙居县人民医院工作,ICU是第一站。在那里,她一干就是10余年,从懵懂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副主任医师。
ICU是危重患者汇集的地方,经常上演生死时速。杨华尽心救护每一位患者,并致力于ECMO等各项新技术及科研项目,实现了仙居县人民医院厅级课题零突破。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能让危重患者获得更好地治疗。”她说,身为医生就得潜心钻研医学技术。
医者仁心,杨华对患者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情。“ICU里的患者靠各种仪器维持生命,很可怜;后来到了呼吸科,那里的重症患者神志清醒,却经常憋着一口气上不来,生不如死,更是可怜。”
所以,她从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患者。这里有个例子。
一位弥漫性肺泡出血的83岁阿婆,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呼吸机纯氧吸入下,仍面唇乌紫,家属放弃ECMO治疗。杨华却心有不甘,“血压还撑得住,试一试或许还有希望!”
纤支镜治疗是唯一的办法。因为阿婆氧合极差,每次入镜吸除血性痰、喷洒药物止血,都需要在10秒内完成。一般患者最多半小时的纤支镜治疗,那天,杨华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阿婆的氧合奇迹般好转,最终活了下来。
“被嫌弃”
2019年12月底,杨华看到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这会不会又是一个SARS?
“这似乎不是什么好的消息!”她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那条新闻。当时不少朋友留言认为她太敏感,过于忧心了。
事实证明,新冠肺炎疫情说来就来。像许多医护人员一样,杨华主动请缨,成为一名逆行者。
她是医院首批抽调到发热门诊的医生之一。爱人是乡镇领导,也忙在疫情防控一线。女儿上小学,儿子刚满2周岁,两人无法照顾,交给了双方父母带。
“妈妈去发热门诊打妖怪了,你在爷爷奶奶家要听话。”儿子哭闹着不肯,杨华就这么哄他,直到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杨华到发热门诊的第一个夜班。“整晚都不断有发热病人送来,那天空调坏了,很冷,幸亏领导及时送来个取暖器才对付过去。”
忙完值守任务后,杨华去接儿子回家。公公婆婆带着孩子,与几个邻居正在门口晒太阳。“妈妈,你在发热门诊打完妖怪回来啦?”儿子远远看到杨华,高兴地迎了过来。
一听“发热门诊”这4个字,原本有说有笑的邻居们一下子就散开了。
时至今日,杨华还清晰记得当时“被嫌弃”的场景。“那时大家谈疫色变,也不怪邻居们。”她笑着说。
“织网人”
去年7月,杨华调到院感科不久,南京暴发疫情。
在极短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认真研读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相关的各版指南和文件,从临床医生变身为疫情防控网的“织网人”。
“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疫情防控任何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为了织好这张网,杨华院内院外两头忙。
立足通俗易懂,她精心准备课件,给全县医疗单位负责人讲解医院防控要点,给隔离点工作人员讲解防控流程和规范要求。她与医院培训团队一起,手把手教会隔离点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卫生操作,“合格一个上岗一个,这个考试没有60分,只有100分。”
县里建集中隔离点时,自己负责的隔离点,她全程参与改造;别人负责的,需要指导时,她有求必应。
院内分层培训,同样一丝不苟。去年8月以来,各种情景下的新冠应急演练,她牵头组织了5次。从模拟情景的设立、演练脚本的书写修改到演练效果的评估,无不精益求精。“反复演练,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效应对。”
医院保洁员平均年龄大于65岁,,其中58%是文盲,流动性很大。为了让防控培训更简洁高效,杨华创新性地将目视管理运用进去,使保洁员日常工作感控总符合率提升了25%。
“任何细节都不能打马虎眼,否则就可能出现漏洞。”杨华说。
- 上一篇: 在乌克兰的台州人还好吗?
- 下一篇: 春天已经到来 请做好“春捂”